close

KaoWenLiShi01  

 

我買書有個習慣,遇到一個新作者,尤其是推理小說和寫歷史相關的作,待看過他一本著作後,符合口味的,會再找他的其他著作來看,直到索然無味為止。周非就是讓我會繼續買他作品的一個業餘歷史作者。

《拷問歷史──穿越時空的對話》是我繼《非議歷史》讀的第二本周非著作,卻發現這原來是他第一部完成的作品。一如《非議歷史》,這也是部非一般的歷史作品,它並不注重時間,也不注重事件,卻著重於梳理中國歷史的思維,一步一步解剖歷史人物的“形象”,究竟是“原形”還是“人為”?

周非寫歷史人物,並非平舖直敘描述他們的“偉大”與“廣為人知”的事蹟,而是以思維突破時空,想像自己與這些人物對話,並通過提問與人物“作答”為讀者提供歷史的另一面,也許,這才是“真相”。他筆下的拷問名單共有十二人,依序出場有:黃帝、西施、魯班、孔子、華陀、關羽、諸葛亮、楊廣、李白、王安石、包拯以及秦檜。

我剛開始讀這些人物的“自我剖白”時,只當作故事來讀,偶爾被周非的新觀點刺激了一下,例如西施,周非藉她的口提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女人永遠被三重大山壓迫,縱使是號稱有獨立人格的現代女性,也正費力扛著三座新大山──“金山”、“名山”和“慾山”,也只是“哦,原來如此”,並未真正去探索他“拷問”這些人物的深意,其中更因為對某些人物不以為然而放慢了閱讀速度,也曾因養病而停頓了閱讀一段時間,直到讀到最後一個人物──秦檜登場時,從他們的“對話”中才恍然大悟,周非這本書,指控的就是我們的歷史向來都是以“造”為主,無論是“神”是“聖”還是“魔”,只要民眾有崇拜驚恐、宣愛洩恨的需要,歷史就會針對需要而“打造”一個人物,堪比現今的明星打造,原來,中國人的“造星”行動,不但比歐美日韓早,而且影響更久遠,可以說是已深入了每一個瞭解中華文化與歷史的人的骨髓裡,並代代承傳。

因為秦檜說的“造魔”,讓他至今仍“長跪不起”,周非藉此點出,對於一個成為歷史中的“惡人”,秦檜縱有千般對當時社稷建設的功勞,也會被抹殺;而成為歷史的“偉人”,無論千般不是,都會被百般遮掩,放大其優,只讓後人記住他的功勞,而且不容爭議甚至懷疑,因為他是“神”,他是“聖”,更是“仙”,豈能遭凡人沾污?

也因為秦檜,我想起清朝的雍正皇帝。當我小時候,無論影視劇還是歷史,對於雍正帝的評述就是“暴君”,因此當時清朝的康熙、雍正與乾隆給我形象是“明君”、“暴君”和“好色帝王”,可是我對雍正並未感到厭惡,不如一般人一提起他就咬牙切齒地人罵我罵。後來二月河寫的小說《雍正皇帝》以及同名電視劇,突然,鋪天蓋地的,掀起一番為雍正帝平反的熱潮,也讓人反省──正史所記未必全是事實,終讓後人開始正視雍正的功勞──沒有他的勤政與改革,就沒有後來的乾隆朝繁盛,也無法掩飾康熙朝積弱後期所留下的各種爛攤子。雍正的幸對比秦檜的悲,現在回想,深覺何其諷刺,因為對於雍正在約二十年前的平反成功,不也是新一輪的“造星”行動嗎?

無論如何,周非為我開啟了另一歷史之窗──讀中國歷史,不能以舊有的標準來批判,因為它內在的精神從漢代開始就長歪了,所以要重新省思,吸取所有文明的結果,以大歷史觀來檢視與批判才對。我非常贊同他的想法,因為歷史之所以不斷重複,也因為人們被自己所吸收與信仰的文化所牽引,以致所下的判斷與決定都非常類似,也不難理解結果為何會重複了。

 

 

*2015年4月20日發表於鮮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十甫 的頭像
    十甫

    甫拾即是

    十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