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看《與鳳行》:拒看“神魔劇”者的唯一選擇(三)


在我主觀並直觀的看法中,一部古裝劇的質量能得到保證,除了看演員的演技,也得看佈景與服化道,因為在鏡頭中的演員若演技太拉垮,至少那個畫面中還有其他吸引我眼光的存在,畢竟對我這類海外華人而言,中國古裝劇也是讓我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管道。


●佈景、服化道與特效:

我非常喜歡看實景拍攝,尤其是古裝劇中的那些湖光山色、古樸城鎮,抑或壯嚴的廟宇古建築,處處顯示出這個古國的文化底蘊。我透過86版《西遊記》認識四川的九寨溝瀑布、張家界等景點,然後因為《舞樂傳奇》才發現,原來瑞麗、大理、昆明等地方也很美。我也因為這些美景,在看張紀中拍的金庸武俠劇時才能憋住一口氣看完才吐槽,至今仍不時感概,若不是劇中畫面還有這些山河景色,他出品的金庸劇根本乏善可陳,看他的劇,我不如重看幾遍八十年代TVB出品的,即使佈景現在看來簡陋,但演員皆如書中走出來般,無法挑剔。

在看《與鳳行》前,因為知道這是一部“神魔劇”,一直給自己做思想工作──別去想演員背後那些仙境佈景是電腦畫的以及他們的各種神奇對決是在綠幕裡對著空氣完成的,不然,看到演員苦逼逼地演著生死存亡、生離死別的戲碼,我會立即笑破肚皮。

一看《與鳳行》:拒看“神魔劇”者的唯一選擇(三)

 

但《與鳳行》給了我意外驚喜,原來只要熬過了那些在綠幕拍出來、電腦繪製的誇張天上追逐爆破,人間實景美就在眼前(可惜,我推薦同樣不喜“神魔劇”的朋友看此劇時,她沒熬過那段追逐戲,棄了)。我對行雲小院的悠然恬靜美移不開眼,而院外的美景更美不勝收,尤其是那朝天的筆峰,還有古樸的“青盛城”,實在讓眼睛有豁然開朗之感,頓時就定下心來看劇了。

待習慣了這部劇裡所提到的陣法啊、法術啊什麼的,即使人間戲(實景)結束,切換到各種電腦畫出來的靈界、仙界佈景,也能接受了。然後,看到那些靈氣來劍氣去的特效,也沒那麼排斥,甚至能投入。不過,來到劇終前的靈仙界合作大戰魑魅的最後一戰,看到演員很努力地施法頑抗啊、吐血啊,快被“整死”時,我卻很不厚道地笑了。這不是特效不好,做得差,而是我實在沒辦法投入,只因我被冷兵器戰爭的場面養刁了胃口,沒有兵器交接、血肉橫飛的戰爭現場,沒有汗淚污血濺滿臉面、乏力仍奮戰的將兵,同理心和淚線是同時閉塞的,留下的也只有啼笑皆非的心情,情緒反而沒有沈璃戰死東海時那麼澎湃。

《與鳳行》的特效,我真心讚一句,真的做得很不錯,足見中國現今的AI電腦繪畫技術已非常成熟,有許多場面似假還真,讓我不斷在猜測與嘗試分辨畫面中看到的哪些真佈景,哪些是電腦繪畫,增加了我看劇的樂趣。

至於服化道,化妝我搞不懂,就不裝懂了。服裝也不是我專長,反正《與鳳行》不受朝代約束,服裝就怎麼好看怎麼來囉,但無論人間、靈界和仙界,三界服裝差異都很明顯,不會讓人搞錯敘事場地。

我這裡想提的,是服裝師對服裝顏色的巧思。

一看《與鳳行》:拒看“神魔劇”者的唯一選擇(三)

 

凡間有實景,行雲與沈璃的服裝顏色是與山水相融的青色系(Cyan)。青色是介於藍色與綠色之間的顏色;青,據知在古漢語中意指綠色植物在發芽時的顏色,所以青色也是春天的顏色,代表活力,象徵希望與堅強。而沈璃與行雲的相遇,其實也意味著他們兩人即定生活與生命軌跡中產生了另一種新生與希望。

然後靈界的主顏色是藍色。靈界的軍人多,連靈尊也是領過軍的,而且喜練兵,所以從上而下,靈界的服裝顏色是以藍色為主。許多國家的警察制服皆為藍色,對我們而言,這就是維持社會治安的顏色,而靈界軍隊是對抗魑魅的最前線,他們是維護天域安寧的存在,而靈界子民也是勤勤懇懇勞動的人民,因此靈界尚藍服,非常符合靈界職務的屬性。說到藍色,想要提醒一下,若有打算買車子但又沒那麼勤洗車的同學,不妨選藍色車子,這可是最耐髒的顏色。

而白色則代表神聖、高貴、純淨,所以沾了天域最多靈氣、受上古神偏心照顧的天界,服飾以白色為主。

另外,對於服裝顏色,我還有一個更有趣的發現。

劇中沈璃一直困惑於行止對她的態度,上一刻說著拒絕,下一刻又對她勾引,然後她再想看清楚他真實的情緒和意圖時,又被他藏得嚴嚴實實。其實,行止對沈璃的愛意體現,早就被他當下著的衣服顏色出賣了。

當他穿白色袍時,他是神性滿滿的上古神。

當他著淺色服色時,他是顯露了人性的神。

而當他著深色衣服時,他只是一個男人,是對沈璃難藏愛意的行止。

一看《與鳳行》:拒看“神魔劇”者的唯一選擇(三)

一看《與鳳行》:拒看“神魔劇”者的唯一選擇(三)

 

我們看行止第一次著深色衣服時,他端著水杯餵沈璃喝水。然後,穿著這身衣服深夜照顧全身發熱的沈璃、軍營請戰對沈璃又抱又壁咚、對酒醉夜歸的沈璃不符身份的質問反被逼得正視自己對她失控的愛意而懸崖勒馬;第二次著深色衣服,是在淺色神君服上外罩深藍袍(著黑色浮生門徒服不算)。這一次是在沈璃於錦繡城重傷痊癒後穿的服裝,沈璃指控自認識行止後就經常受傷,並且傷得重,笑言倘若她哪天不小心戰死,要行止賠命,然後他答應了。當晚兩人就像一對情侶那樣牽手逛廟會迎新,他甚至承諾,自己會走於她前方將她護好,他對她的愛意已藏不住了;第三次,是帶沈璃去大雪山治病。這時,他已處處向沈璃示愛,什麼神不能動情的早就被他拋諸腦後,反正都遭天罰了,他索性就當起沈璃的男人,此後至死,都沒再著過白色神君服了。

一看《與鳳行》:拒看“神魔劇”者的唯一選擇(三)

一看《與鳳行》:拒看“神魔劇”者的唯一選擇(三)

一看《與鳳行》:拒看“神魔劇”者的唯一選擇(三)

 

突然想起,千年前出現在靈界收拾魑魅時,行止也是著深色神君服的。估計他當時應該正處於擺爛怠工狀態,情緒低落,神性尚未恢復,所以才著深色服。

還有,服裝師對他的漁夫服色處理也挺絕的。由於他的漁夫look實在太磕磣,怕觀眾看他跟沈璃同框時會出戲,便給他著了藍色便服,讓觀眾意會,他此時雖在裝漁夫,但在沈璃眼裡還是神君look喎。

一看《與鳳行》:拒看“神魔劇”者的唯一選擇(三)

一看《與鳳行》:拒看“神魔劇”者的唯一選擇(三)

 

不過,說到道具,哈,我只關心食物道具。

在行雲小院看沈璃吃飯就覺得每一樣都很好吃,但回到仙靈界,就覺得食物少了滋味。即使行止在仙界西苑給沈璃煮的那幾樣菜式,就是在行雲小院裡他給她做的,但看起來冷冰冰的,一點都未能挑起我的食慾,後來我不斷重看時才明白,這是因為少了煙火味啊。原來,實景與綠幕中拍攝出來的食物賣相也有差別。

一看《與鳳行》:拒看“神魔劇”者的唯一選擇(三)

 

此外,看行雲烹調時,我一直有個疑問,行雲真的窮嗎?他要挖山參才能換到救命藥,也沒錢吃肉,但為何他吃得上蜜糖呢?糖在古代是比肉更矜貴的東西吧,一般百姓是無福消受的。後來,我就不糾結了,因為《與鳳行》不是一般的古裝劇,即是“神魔劇”,那就不能用常理來推斷了,放過它,也放過自己。

只是,看到劇終,我還是有一個糾結,那就是時間的換算。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劇中人物天上凡間亂躥,聽他們口中說出幾天啥啥的,我就會楞一下,這天數是咋算?從哪裡算起?然後就不斷換算,然後就錯過了接下來的台詞,然後又得重看……我知道,我魔障了,看這類劇本就不該那麼清醒的。


●總結:

《與鳳行》是一部製作認真、誠意滿滿的高標準古偶劇。它雖不完美,但方方面面經得起推敲,而且立意正確、人物三觀也正,每次重看,都會有新的得著,因為有些細節需要反復重看,才能看得更明白,一如當年讓我驚喜不已,如今仍很喜歡的《琅琊榜》。它也成為我測量其他古裝劇的其一標準。

看完劇後,除了音樂、歌曲不斷在我腦海中循環,我還意猶未盡地去查看劇中那些實景地點。原來,行雲小院的拍攝地點是在中國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仙都風景區的鼎湖峰。接著再查看那裡的特色介紹,結果不但被美景吸引,也被當地的小吃如燒餅、小餛飩、芥菜飯等勾得口水直流,心想,有朝一日一定要去那裡打卡嚐美食。

一看《與鳳行》:拒看“神魔劇”者的唯一選擇(三)

 

看到了嗎?一部製作認真、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劇,是能帶來長尾效應的。而一個國家的無煙工業──旅遊業也可以因為一部好劇而帶起的,日本、韓國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日劇、韓劇裡輸出的不只是娛樂、明星,更多的是他們的美景與文化,吸引他國人認識這個國家,進而讓他們的青山綠水變黃金。

因此,千萬別小看一部劇中的實景拍攝,即使一個小景點,即符合劇情又拍攝得美,總會吸引到人去親眼探個究竟的。無論科技多先進,AI繪圖多逼真,實景的美,在我心目中,是電腦合成的佈景無法媲美的,那是地球給予我們的自然景觀以及人類文明的體現,需要我們去珍惜與尊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十甫 的頭像
    十甫

    甫拾即是

    十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