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添了一個電子產品,距去年購入蘋果的迷你平板才不過數個月,我又為諾基亞出品的智慧型電話著迷,千方百計給自己找藉口,並列出種種理由──“很需要它”──然後毫無愧疚地又在這裡花錢了。
(先聲明,我不是在炫耀)
一直以來,我其實過得很節檢,不愛逛街不買衣服鞋襪不搜精品,但是,俗話有語:每個人總有敗家(花錢)的地方。而我,俗人一名,當然要順應“俗語”──敗家。
除了書以外,電子產品就是另一類讓我敗家的物件種類。不過,相對於書,花費在電子產品上是理性的,因為至少會考慮相當長的時間,並找種種理由和藉口去擁有。
(再次聲明,以下所列並不是在炫耀)
但凡現代化各種可以用來上網的電子產品,如電腦、平板、智慧型手機,我現都有了。若加以細分的話,家裡的桌面電腦和手提電腦,數量並不只是“1”。造成多於1的數量,其實是有原因的。
先說桌面電腦吧。我最早擁有的電腦就是一台桌面,是組合機,用了將近9年後,由於硬盤只10G,對於我這垃圾王而言,無論多省著用空間,都覺不夠,所以後來就換了另一台桌面,那台機就讓我母親用了。可是畢竟機子舊了,有一段時日沒使用,它就“榮休”了。我當時也有一台手提電腦,那是為了方便帶出門而買的,使用率很低。由於習慣用桌面工作以及寫文,所以即使有了手提,我還是會選擇再買一台桌面。
雖然桌面電腦相對於手提電腦而言,使用各種應用程序時非常穩定,硬盤也可以無限加大,可是它的主機板(motherboard)很容易過熱,尤其是遇上天氣熱時,更容易報銷,我五年內就已更換了兩個主機板了,所以現在使用桌面電腦時都小心翼翼的,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千萬別讓它再次“發燒”,因為會讓我花大錢!
也不是說主機板很貴,而是每一次它“發燒”時,除了主機板的更換費,我還得花上其他費用,例如:它第一次發燒時,我同時得更換我的屏幕,因為它也跟著燒壞了;第二次發燒時,我的手提電腦也跟著不能啟動,後來送桌面去修時,咬牙買了一台新手提電腦,我那舊手提電腦又能正常運作了,真是吐血!
所以,電腦的數量大於1,真的不是故意貪多,而是偶然。不過,購入平板電腦嘛,還真的得承認,那是一種貪。
我其實並不是很需要平板電腦,但我給了自己藉口──為了方便自己可以舒服地躺著看文,所以平板電腦是“必需品”。而當時聽說蘋果即將推出迷你平板,價格也在我的預算中,那就更堅定了買這奢侈品的心。
貪念,就是這樣種下的。
本來我非常滿意自己的舊款諾基亞手機,因為不需要時常充電。可是,當朋友們都進入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天天跟你說“whatsapp”、“wechat”上說,用面子書給你傳照片時,我就再也不好意思要他們全都配合我,仍用短信跟我聯絡了。於是,又給了自己一個超強的藉口,買手機。
左挑右選的,拖了好些時日,等到諾基亞推出的經濟型智慧型電腦,我就有種“yes!”的強烈感覺──這就是我要的手機。原因有三:一,它有自帶的衛星導航系統,不需要網絡就可以使用;二,它是諾基亞的手機,很便宜;三,它是微軟機──我一直想瞭解啥是微軟機,為啥眾口一詞說有多餘的錢也別買微軟機,想知道它有多“爛”。
當然,買了它後,雖說沒有後悔,但也是花錢的主,因為我得另買一個手機號來啟動它。不過,花錢,並不是這篇文的重點。
我備齊了以上這些“該有”的電子產品後,終於親身體驗了古代男人,三妻四妾的苦了──不知該如何分配時間來“安撫”它們。
這些電子產品有很奇怪的特性,越操越耐,完全不能讓它們休閒度日,不然,就壞給你看。就拿我那台已屆7歲高齡的手提電腦吧,啟動慢,用來工作用會被氣死,但卻很耐操,所以用它來專司下載工作,只是它不能休息超過一星期,因此每個星期至少要開始操它一下。
再來就是我的桌面,雖然不算舊,但也有了些年紀,也得經常啟動,不然就越走越慢,我可不想它最終動不了,不然我所有的稿件都會完蛋。
而最年輕的手提電腦,這個嘛,買回來後就被打入冷宮,因為舊手提電腦還能用、桌面又修好了,實在沒有它用武之地。不過後來卻越來越重要,因為它是我的平板和諾基亞手機的指定電腦,沒有它,我的桌面和舊手提應付不了後來兩個新主。因此,也得定期操一操,保持它的耐用。
至於平板電腦,最受寵,天天都被我捧在手中,可是卻不能常帶出去,因為我買的是無限網絡版,沒有免費網絡的地方實在不方便使用。於是,新寵手機就天天跟我走,只是手機類的“大老婆”仍健在,所以它的功能也只限於上網、導航……但“受寵”也基於外出,回到家還是得讓位。
我相信,現代“三妻四妾”的不只我一個,也可能已成了現代人的一種“生活常態”,但是若給我選擇的話,或者說,沒有之前的意外的話,品種雖說仍會備齊,同類型電子產品數量卻不會大於1的,也不會導致我每每休息時都得一個一個機子啟動,以免它們鬧別扭。因為,我最怕的是,它們同時“休”了我──一齊罷工。
*2013年7月15日發表於“鮮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