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黨先別罵,其實是我在感嘆自己終於在《我們的歌》這音綜節目等到心心念念的林志炫了。

從看罷第一季《我們的歌》起,我就在等著林志炫登上這舞台。結果,經過一言難盡的第二季、重拾信心的第三季,又再燃起了希望。終於,第四季等到了林志炫。

我是在林志炫單飛、出了《散了吧》專輯後,才知道這個歌手的。收錄在專輯中的同名歌曲〈散了吧〉,一播放就抓住了我的耳朵,讓我第一次主動去詢問歌者的名字,從此記住林志炫的名字,並認定了他。他是我唯一收藏專輯的華語男歌手,記得他推出《單身情歌》專輯時,我這裡一張難求,只得向買到專輯的同事借CD,反覆聽夠了才還給對方。然後,在一年到中國武漢去找網友時,在書局淘到他的《單身情歌Live精選》,不問價錢就立即買下,專輯如今還收藏得好好的。

 

20221010_lofter01.jpg

20221010_lofter02.jpg


若問我,當年市場上有那麼多的美男聲,比他知名不知凡幾,為何就對他的聲音情有獨鍾?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只有他的高音不刺我的耳,而且他的聲音中略帶滄桑,觸動了我,讓我感受到他在歌唱中想表達的情感與意境。所以,我最厭煩那些說他“匠氣“、“歌唱精準但沒感情”、“炫技”等評語。

“匠氣“怎麼啦?對於日本匠人,大家都推崇,為何對於“匠人”歌者每一次精湛的演唱,而且日益求精的歌藝卻那麼吝嗇讚美?“匠氣“也要有真材實料、真本領才是,對每一首歌都能做到“匠氣”似的精準表演,而且數十年來對歌唱都力求更上一層樓,明明白白的“匠人”心,難道不值得尊重嗎?況且,他在不同時期演唱自己的歌曲時,都有不同的味道,而聽者也有不同的感受。說他唱歌沒感情的,我只能說,他的感情你聽不懂,因為他唱的不只是自己的情感,同時也透過歌聲,直擊聽者的心靈,讓聽者自省自己那一時那一刻的情感,然後起共鳴。

我喜歡他的原唱歌曲,也喜歡他的翻唱,而且只要聽過他的版本,原唱版我可能都聽不下。可是,再喜歡他,我也接受不了他唱廣東歌曲。不是廣東歌歌手,唱廣東歌都有發音不準的毛病,而一旦發音不準,對我們廣東人而言就會立即出戲,再也沒辦法投入聽下去了。所以他在《時光音樂會》裡演唱譚詠麟的〈愛的根源〉,一開口,我就囧了,是唯一一首他在節目中我沒聽完的曲目。幸好,他在〈秋意濃〉裡只唱那麼幾句,而不是整首都用廣東話唱完,尚在我忍受範圍,也就更能欣賞他的演出了。

相信他接下來,能給歌迷帶來更多的音樂享受。

 

十言甫語:忘了說,他有些單曲,我一整天循環播放都聽不厭。最愛循環播放他的〈如果不是因為你〉、〈知否知否〉,尤其是在寫文時,無論聽著哪一首,都是至上享受。

arrow
arrow

    十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