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度華年》讓光陰虛度


我又一次被一部IP劇氣得回去看原著小說了,就真不該太手賤,幹嘛去點開那部《度華年》呢?

《度華年》改編自墨書白的重生小說《長公主》,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作品,也讓我認識並牢記這個作者,並追看他的其他作品,例如《嫁紈褲》(《長風渡》原名)、《長嫂為妻》(《山河枕》原名)等。

去年《長風渡》拍成電視劇,我就想著,《長公主》有沒可能也拍成劇呢?若論人物的刻劃,《長公主》裡無論男女主李蓉、裴文宣,還是配角蘇容卿、李川、李明等都比《長風渡》裡的人物立體與豐滿多了,因為他們性格上的複雜,也因為他們所處的地位與環境更嚴峻。

《長風渡》雖拍得不錯,但並未讓我太驚艷,劇集至今都未看完。而待知曉《長公主》也將被搬上小屏幕,一方面歡喜,另一方面又害怕,歡喜於喜歡的作者作品被看見,害怕於作者的創作被二次創作毀了。

 幾年前被《大唐女法醫》IP劇氣得肝疼的記憶猶新,那一次真的很想將編劇砍了,不但將原著人物的性格改得面目全非,故事也改得亂七八糟,怎麼能這樣作賤原作者的心血呢?作品是成功搬上小屏幕,但這是被“強姦”後成的電視劇,我都替作者心頭滴血了。

這一次,《度華年》敗在演員上。

沒錯,選年輕演員主演是沒選錯,可是,你得知道,這是一部重生劇,男女主是在半百的年紀重生回到自己年輕時,外貌年輕,但內心滄桑,所以非常需要演技成熟,並擅用眼神演戲的演員來演繹裴文宣和李蓉,可《度華年》一開篇我看到什麼?原該是兩個熟知你我作風的半百政治家互相為各自立場傾扎、相殺,但我只看到兩個小孩在裝大人玩家家酒。

然後相殺的兩人重生回到兩人未婚時。

外貌是與演員的年紀相符了,但內裡呢?回到年輕時,因為不能讓身邊的熟人知道他們重生,一方面感慨重活一次,一方面又徬徨是否要將前世的路再走一遍,畢竟重生的時機沒留給他們太多時間選擇,所以這剛重生的時候,他們的性格是更複雜和敏感的,非常考驗演員的演技,不只眼神,連舉手投足都得帶些小心翼翼的試探,然後對著“故人”,眼神又得帶著滄桑的緬懷,可是,沒有,我只在演員的眼神中看到,空洞。若沒有旁白,我根本不知他們在演什麼。

尤其是春宴,這本是皇帝與公主博弈而辦的相親宴會,公主選婿只能從君父給的人選中點一個,而且當中還埋了陷阱的,可是,我們劇中的公主卻大大方方地奔著自己的白月光去了,敘舊啊調情啊,完全讓觀眾看不到,也不明白這春宴背後等著的刀光劍影,那是一步踏錯就萬劫不復的壓迫、危險。

開頭這兩集,我可是耐著性子、忍著氣看完的。我那時的念頭只有一個:現在當演員好像挺容易的。

現今許多年輕演員的表演除了制式表演,該哭哭,該笑笑,該氣氣,該醋醋外,似乎沒有為角色投入靈魂,完完全全是傀儡戲,試問,你這表演者都不瞭解你主演的角色,又怎麼能投入去演,然後再讓觀眾投入呢?更別說還有一群原著粉在虎視眈眈糾錯!

趙今麥演的李蓉扮相無疑是美的,但少女演不出老年李蓉的滄桑和世故,有的,只是對愛情的憧憬,這不是我的李蓉;飾演裴文宣的張凌赫,我乍看之下,以為是《與鳳行》裡的上古神千機,原來,我的臉盲症又犯了,他的顏,也非我的裴文宣,儀態姿容也不能說服我這是古言公子,那一幕幕的眼神,我也只能嘆一句:唉,苻生,不,童業,你家公子又接不住戲了。

對,我又看到苻生了。他這次在《度華年》裡演的還是忠僕,名童業,演技還是那般的好,在有限的鏡頭發揮他可以發揮的,可惜就是對手不給力,我真是太太太替這些演員可惜了。

以免心肝繼續疼,我決定再看一遍原著慰藉受傷的眼睛,還有因看劇虛度的生命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十甫 的頭像
    十甫

    甫拾即是

    十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