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六月的書展,左右思量下,終於狠心買了套《多啦A夢機器貓全集》。
翻開書,許多看過的故事情節未變,可是曾經熟悉的名字除了大雄外,全都變了──靜宜是靜香,技安是胖虎,而牙擦仔原來叫小夫。多個故事看下來,也就習慣了,也替換了記憶,唯有“多啦A夢”,對我而言,還是“小叮噹”。
也許,對小叮噹的固執源於小時被父親燒了書的關係。
小學時,因家境不富裕,常常羨慕同學人手一本《小叮噹》而自己卻沒有能力買。而向同學借書看,那是相當困難的事,因為不能借回家看,也不敢借回家看,漫畫在我家裡,是屬禁書。可是,越是得不到就越想得到,便鋌而走險,不吃不用有限的零用錢,存了好久,終於在一次學校辦的書展來臨時,有能力買上一本《小叮噹》了。
將書本“偷運”回家後,便將它藏在我的床墊底下,按捺強烈的慾望,乖乖地把當天的功課做完,然後把書藏在衣服下,藉肚子疼上廁所時才用“珍而重之”“喜不自勝”的心情把那本小叮噹看完,而且看得眼淚直流,因為腳都蹲麻了。
我天天偷偷翻看,把那書裡的叮噹故事都看得幾乎刻印在腦裡:幻想帽、說謊藥水……
可惜,這樣偷樂著的美好時光非常短暫,才一個星期,我的叮噹就被爸爸發現,然後二話不說,把它拿去燒,任我如何求他都救不回來。而最殘忍的,莫過於是讓我站在一旁看著它白白的紙變黃變焦,然後成灰。從此,我沒再看過漫畫,直到中學畢業後。
那時,解禁似的,瘋狂看了不少漫畫,嘗試了不少漫畫作者,卻始終沒有回頭看小叮噹一眼。
早幾年前,偶爾在書攤上發現了它的長篇故事,買了,看個過癮,可是,心中還是很懷念小叮噹的短篇故事,因為長篇故事太渲染大雄的善良、太強調團結、友誼的力量,故事雖不同,但中心思想一樣,多看了幾個故事,就會覺得興趣缺缺了──我想,有很大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的關係吧。
小叮噹的短篇故事,對我的吸引力依舊。
可愛的小叮噹,萬能的機器貓,寵大雄又常被大雄欺負的它,儘管生氣,可是到最後還是對大雄不離不棄,是我小時候景仰的朋友,如今重新看起這些故事,對小叮噹的喜愛更深了,真希望身邊有它這麼一個可以完完全全依賴的朋友。
至於大雄嘛,真是令我頭疼。這主角嘛,我小時候看時並沒特別喜歡,如今再看,只有越看越討厭的份。他其實並不笨,但耍聰明的偷懶;他並非沒運動神經,看他槍法準如神,反應細胞如此迅速,卻總不願好好下功夫鍛煉自己,就是懶;說他善良,他卻是欺善怕惡,總是欺負凡事幫助他和遷就他的小叮噹;還有,他膽小他窩囊他貪心他好奇心重,所有人性的劣根性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不過也幸好,作者也給了他人性善良的一面,至少他遇到想堅持的事他是固執的,他的愛心是因為發自人人都該有的惻隱之心,不過,我還是沒辦法喜歡他,也替以後成為他老婆的靜香感到可惜至極。
短篇故事,沒有長篇大論的友誼偉大,人要至善,只有處處的小驚喜大感動小懲罰大道理,而且有科學根據,教育性高,實是小朋友的最佳讀物。當然,大朋友也適合閱讀,只是,千萬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小孩的世界,否則,就會如我般感嘆──呵,果然年紀大了。
*2010年9月8日發表於“鮮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