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真沒讀過吳祥輝的書,前幾年他的“國家書寫三部曲”──《芬蘭驚艷》、《驚嘆愛爾蘭》、《驚喜挪威》,經本地媒體介紹、強勢讀者推薦,還真火紅了一把。如今,尚還聽到同事不斷說,“我買了三部曲中的xx,但這次折扣書賣場中沒找到其他……”可見,吳祥輝的作品,很受歡迎珍藏的,因此,一直把他懸在心上,卻懶得行動去讀一讀。

今年2月,吳祥輝再次出新書──《陪你走中國》,副標是〈一位台灣父親給兒子的畢業禮物〉。這是他“父子三部曲”的首部曲。

很好奇這個讚嘆過芬蘭這些東歐國的台灣作者眼中的中國是怎麼一副模樣,於是,便向剛將書買回來的主任借來翻閱。結果一翻之下,索性將之“綁架”回家幾天。

《陪你走中國》的書封面是吳祥輝的大笑臉,笑得像彎月的眼,周圍滿是皺紋透著祥和;而笑得露出牙齒的嘴巴,周邊笑紋從下巴連上鼻翼,構成一個“梅花印”樣,讓這個小鬍子更顯得可愛。讓人看了忍不住歡喜──這人好像很有趣。

內容讀來也很有趣味。

吳家有三子已長成,“孔子”老爸吳祥輝對學成歸來的大兒子二兒子送大禮──送一趟旅行。兒子們期待自由選國家,他們的老爸卻陪他們走中國,先來一趟“縱貫走”,接著才來“橫貫走”。

《陪你走中國》是“縱貫走”的記錄。旅程從中國的黑河、哈爾濱、瀋陽、北京、大連這些北方城市,走到上海、香港,再回台灣。走的城市雖不多,但已讓讀者看到中國沿海城市的一些面貌──原來美國與中國的差距不只在於科技與文化,更根本的原因在於地理。海洋是決定經濟是否發達的因素,因為成品運輸要靠海運。美國東西兩岸,東面對著大西洋,西邊有太平洋,南面更有墨西哥灣。根據吳祥輝大略統計,全美國離海最遠的地方約2500公里。而中國的國土地形呢?橫跨五個時區,呈橫寬形,像個“胖子”。只有東面與東南面臨海,北到南計有太平洋、渤海、黃海、南中國海,距離海最遠的地方約略6600公里。他舉出,中國幾個面向太平洋的臨海省份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再加三個直轄市──北京、天津和上海,土地面積雖只佔全中國約9%,GDP(國內生產總值)卻高佔全中國56%。

除此以外,吳祥輝還在書中製作了兩個列表──亞洲內陸國家與歐洲內陸國家,以這些內陸國家的人均GDP作比較,才發現,乖乖不得了,歐洲內陸國雖不臨海,但人均GDP數一數二,反觀亞洲區的內陸國,人均GDP也是“數一數二”,只不過是倒著數。究竟這都有哪些國家?在此我不告訴,你一是買他的書看,二是自己Google一番找答案。不過,我建議你還是買書,因為自己Google可能沒有那麼有趣味。

吳祥輝的用字淺白,用語幽默,說道理不會像“纏腳布”有完沒完顯示自己的“博學”,而是深入淺出,用順口溜用比喻用生活常識來讓讀者消化,非常“抵死”(廣東話,意指非常搞怪有趣)。

在路途上,他不斷與兒子腦力激蕩,一個幽默一個直白,兩代思想碰撞煞是趣味十足。猶記得其中一段,老子給兒子講治理國家的大道理,還說若以為兒子若從政但思維仍像現在台灣政客的思維格局,他說他會從棺材中跳出打兒子。可是兒子對他說:“你打不到我。”

“為什麼?”

“因為我已將你火化了。”

我看到這裡時差點笑岔了氣。兩代人的思維不同處表露無遺。

其實不只兩代人,兩性的不同也可以用這樣的對白表現。我在讀這本書的前一天才經歷過我家老爸老媽的精彩“對決”。

老媽因老爸沒把坐過的小凳子收好,讓老媽經過時差點絆倒。老媽開口就罵:“講了幾百遍都死性不改,‘沒手尾’,想跌死老婆‘搵’(找)山拜嗎?”

老爸說:“你不會有這麼一天。我一定會照你的遺願,將你火化了……”

他們一個愛之深責之切,另一個則“不違對方意願”,可惜都沒看到對方埋藏在語言下的本意而爭吵不斷,只因期待太過而相互失望。

題外話結束,回到《陪你走中國》。

吳祥輝說,這是一本送給孩子和讀者全方位瞭解中國的書,也是台灣人準備一個送給中國朋友的禮物。的確,整本書教你的不是如何從歷史中看現今、仇恨或比較,而是教你如何強化思維、增加國際觀去看中港台之間的關係以及與世界的關係。

讀了後,也許會讓你得益,也許會更讓你惆悵,更也許會讓你感到不屑,若你將之對比自己所處的國家、所處的位置的話。

若你問我是哪一種?

笑,我會告訴你,不要問我未來。

 

 

*2011年3月25日發表於“鮮文學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十甫 的頭像
    十甫

    甫拾即是

    十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