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1542695  

不諱言,若不是《達文西密碼》太過轟動,我也不會買下丹布朗的《數字城堡》。若不是讀過他的《天使與魔鬼》,我也許就不會買下他的原著小說《The Lost Symbol》(中譯:失落的符號)。

我對丹布朗的認識,是從《數字城堡》開始,而不是《達文西密碼》,原因在於後者太出名了以及太多人談論,我因此害怕讀了會失望,便盡量壓抑自己不去探究它的魅力,但作者的名字卻因我的好奇心和易記而一直深印在我腦海裡。終於,在一個書展上,看到特為丹布朗設的專區,並把他成名前的著作作重點介紹。由於價格便宜,加之故事情節合我口味,便嘗試性地買了他的《數字城堡》。一看之下,便對這作者有了信心,於是便向朋友借了他的《達文西密碼》與《天使與魔鬼》繼續窺探他的密碼世界。

一如我之前的預測,《達文西密碼》盛名之下讓我期望太高,書中的情節對我而言其實有些沉悶──主角蘭登教授逃呀逃的,在逃的過程中除了有美女相伴,還憑他的智慧與學識為讀者一路解謎;而殺手殺呀殺的,把關鍵的人都殺了,至於最後是如何下場,我忘了,只記得書中那兩個達文西的關鍵密碼和結局,因為我並未等作者解謎就已猜到了答案。這類型的懸疑小說跟日本的推理或懸疑類小說不一樣,雖然都有死人,但是前者將重點放在告訴你結果,而後者則注重過程。《天使與魔鬼》則讓我對作者重建信心,這部小說雖被宣傳為《達》的前傳,但除了男主角蘭登教授,女友當然另有其人,不然如何在後來的《達》中在逃亡中與那書中的女主角進行浪漫?

總之,若沒有《天使與魔鬼》,我就不會買《失落的符號》,而且還是選看原文著作,因為我對翻譯本實在是忍耐到了極限──中國的翻譯有些亂來,一些句子譯得似是而非,讀來每個字都看得懂,但就不明白那句子到底說些什麼?台灣的翻譯嘛,是有水準的,但翻得太囉嗦,尤其是人名,每個音節都翻,導致那些人物的名字都很長,而且讀來拗口,每每看到那些名字,我就有種“請饒了我吧”的厭煩感。再在後來,嘗試了其他西方作者的中譯本,受夠了的我於是決定看丹布朗的原著,才來評論這個作者,這樣對他才是最公平的。

對《失落的符號》的第一印象是,這本怎麼這麼厚?而最讓我頭疼的,其實不是其厚而是其重量。硬書封的設計,五百多頁約A5紙大小的紙張,即使超薄的,在手上掂一掂也有重量,更別說要長時間地捧在手中看了。但即使嫌重,我還真的一直捧在手中一頁一頁地看,直到最後。

在讀的過程中有一段小插曲,我一直把這本書中出現的Robert Langdon當作一個全新的主角般看待,直到有同事問,這本書的主角還是蘭登嗎?我才驚覺,Robert Langdon的中譯就是“羅勃.蘭登”,《達文西密碼》與《天使與魔鬼》的絕對男主角!難怪我初看時一直在心裡嘀咕丹布朗怎麼搞的老是跳不出他的框框,總是用符號專家當主角,天!這根本就是同一個教授,是我自己蠢,白讀了那麼多頁那麼多行的Robert Langdon!

好吧,我得坦白,在最初的幾十頁,我都邊讀邊忘,因為丹布朗使用他一貫的敘述風格──以三條主線:蘭登教授、綁架犯兼殺手和女科學家──分別進行一個故事推進,其中的交叉點是一個人──彼得.所羅門,而地點則是華盛頓。我其實並沒有好好地進入故事,因為作者花了太多篇幅各別為三條主線打地基,其中又加插蘭登憶起小時候的往事,過程冗長,略嫌沉悶。不過,當熬過廿章約84頁後,情節就開始漸入緊張狀態了,因為殺手開始明目張膽地展開他的變態計劃。

一如好萊塢電影般,變態殺手的變態行為的確吸引眼球──綁架彼得.所羅門、砍斷彼得的手、追擊凱特琳.所羅門……故事中有詭計、有祕密、有屍體,其中更因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介入而涉及到國家最高機密,一連串的可以製造高潮迭起的元素都融進了小說中,是十拿九穩地可以讓讀者過足刺激癮,吊足讀者的胃口,然而,卻沒刺激緊張得讓人放不下書來,而當殺手被擊殺後,整個故事就彷彿結束似地只留下空白,那些所謂遠古祕密的繼續揭發敘述都已變得可有可無了,私以為最後那冗長十章情節若能砍一半,至少不會讓我在看到最後一頁時忍不住想罵作者浪費我的時間了。

其實,丹布朗的文筆並沒有問題,非常的純熟和懂得如何拿捏人物的情緒轉換和營造氣氛渲染,情節方面也如他的成名作《達文西祕密》般經過精心計算,在殺手殺死凱特琳的助手和追擊凱特琳的過程中是緊張刺激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息來,可是就因為作者太過擅於計算,有許多情節為了製造緊張感而有明顯和不合邏輯的硬傷,例如:當中央情報局得知殺手住處的消息時,竟拒絕先去賊窩搜尋更多殺手蹤跡的情報反而傾向於佈局引蛇出洞,而最後不但功虧一簣,還讓殺手“反佈局”捉走了凱特琳與教授,這不但突顯了丹布朗在佈局方面的不足,也讓讀者進一步發現他眼高手低的弱點。此外,有些伏筆直到結束時都沒有答案,也顯示了作者在嚴謹方面的功夫做得不夠。

我認為,經過了這一次的叫座不叫好的嘗試,丹布朗可能會考慮在下一本著作中讓殺手領唱到最後才讓他被“正法”,就如一般的好萊塢動作片、英雄片般,直到正義勝利、光明重現才The End!

 

 

*2012年5月1日發表於“鮮文學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十甫 的頭像
    十甫

    甫拾即是

    十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