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以為我有衛斯理,結果翻遍了書架竟難覓一本;印象中也看過倪匡,再次翻找,最後才想起,因不喜他評論的金庸人物,便將書轉送予人。原想好好悼念一下倪匡,然而在他世近一星期的時間內,我搜索了自己對他的記憶──我知道他的《六指琴魔》,但從未讀過;我知道他寫過劇本,但說不出他的影視作品;我知道他是名嘴,但從未曾看過他的節目。香港四大才子,金庸、黃霑、倪匡和蔡瀾,我最不熟悉的,竟原來是他。這才發現,倪匡於我而言,一直只是衛斯理。

衛斯理系列科幻小說,是我這個年代的人,懂中文的都會讀過一兩本,當年跟我同輩的可以說是很多人未必知道金庸,但一定知道衛斯理。衛斯理在我學校風靡的程度,曾一度成為學校的禁書,因為學生在上課時偷偷在老師背後看衛斯理,當然,後來連帶武俠小說也被禁了。我一直深以為學校此舉對中文閱讀是一種破壞,不能看衛斯理或武俠小說,那些原來低頭追小說的同學也就徹底放下中文書了,後來在全國高中考試甚至放棄了中文這一科目,即使知道不報考中文就得不到學校頒發的畢業證書,也威脅不了他們。

扯遠了,說回衛斯理吧。

我曾發豪言,必將衛斯理系列作品都看全,那時,衛斯理系列有六十多部,心想,以我看書的速度,兩個多月就能解決了,可是,卻沒預算到閱讀疲勞。

衛斯理初讀時會很吸引,我尤喜分上下集的長篇,例如:《透明光》與《真空密室之謎》、《連鎖》與《願望猴神》、《藍血人》與《回歸悲劇》等,故事特精彩,不像一些單本,故事平淡囉嗦,讓我看著看著就覺無聊,沒了追讀的興趣。不過,若問以上長篇故事內容,我早忘了八九成,記得的,反而是一些單本完結的,例如:《大廈》、《後備》、《老貓》、《天外金球》、《筆友》、《瘟神》、《木炭》、《神仙》等,尤其是《大廈》,每搭乘一次升降機就會想起一次,最怕的就是那種從高處迅速往下降的狀態,身體似乎會懸浮,腦袋就會跟著胡思亂想:會不會穿越到x度空間呢?

至於《後備》,說的是複製人,不過並無思想,所以只能培育來當那些名人顯要的後備,就如現在的基因豬一樣,這故事對當年的我而無異於腦洞大開,而且每次去捐血時總會幻想,會不會有人拿了我的血液去做個後備?

若我沒記錯,《老貓》是我看的最後一本衛斯理系列,過後就不再碰了,因為被嚇壞了。

我承認膽小,從小就不看靈異鬼怪電影,連香港那些很假的彊屍片,我也怕得直發抖,晚上睡不著。待出來社會工作了,那時的《午夜凶鈴》舖天蓋地的,不過馬來西亞沒得上映,表姐好不容易借到錄影帶,結果一家人觀看時,只有我一個人從頭到尾狂喊,還躲到沙發後不敢看,最後被鄙視得不行,家人朋友發誓不再跟我一起看鬼片,不是害怕被我嚇到,而是吵死了。

但說來也奇怪,我怕看靈異電影,也不愛看靈異小說,卻偏偏喜歡靈異故事創作,寫時不覺害怕,一口氣完成還覺得興奮,然而,若故事只在腦袋盤旋而不動手寫的話,我就會不自覺的越想越怕,典型的自己嚇自己。

無論如何,衛斯理也曾是讓我吸收的知識養份,而倪匡就是那個幫助我腦洞大開的領路者,在我後來的創作上給予我許多啟發,讓我不再害怕自己那些光怪陸離的夢境,也不再懷疑自己的思維只是亂七八糟的無聊奇想,並且理直氣壯、堂而皇之地將之這些想融入我的創作中,為讀者說故事,即使荒誕,也是自己的思維整理,不被接受也沒關係,因為總會有知音人共鳴的。

arrow
arrow

    十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