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30228_lofter11.jpg


這不是我的午餐,這是媽媽為自己做的,當她知道我今天不吃飯後。

她自己腌製的豬肉沙爹,不用炭烤,只用鍋煎,味道一樣美味。

沙爹醬也是她自己做的,看她用攪拌機打花生,看她下鍋炒辣椒,一轉眼就煮好了,我都還沒偷到師呢!

我最近才知道原來裝在塑膠袋裡煮熟的沙爹飯團叫“Nasi Impit”(馬來濃縮飯團),而非我一直以為的“Ketupat”。“Ketupat”中文譯名是馬來粽,是用椰樹葉子包裹煮熟的飯團。一般Ketupat是糯米做成的,而沙爹飯團則是白米,這曾是我最愛的食物,讓飯團沾滿沙爹醬,一口咬了,濃濃的沙爹醬和棉實的飯團在口中炸開、融合,根本不需要其他配菜,就能滿足口腹了。

不過,家裡沒白米,所以媽媽只能用十谷米煮成Nasi Impit。本以為味道一定有差,因為煮十谷米若少放水的話,口感會硬。但原來十谷米煮成的飯團,比白米煮的口感更豐富。

20230228_lofter12.jpg

20230228_lofter13.jpg

20230228_lofter14.jpg

 

是的,本以為沒得吃的我,竟被媽媽恩賜吃上兩口。

除了飯團,其他兩樣都有添加糖煮,我不敢太過份,只吃了兩湯匙沙爹醬、五小塊飯團和三片豬肉沙爹,哎呀,雖不滿足,但也可以了,總比只能看只能嗅不能吃強。

arrow
arrow

    十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