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話說《棟篤神探》在我家的電視落幕已久,可是一旦想起仍是禁不住的怨念。

還沒看過一部連續劇,讓你笑足了98%後,告訴你,這是悲劇,然後落幕;而幕前的你,只有瞠目結舌,看著演員表、幕後人員表一列列上升,直到無線電視的logo定格後,才開始抓狂:完了,完了,這樣就完了?!

顯然的,這部劇真的是結束了,所以,怨念!

然而,當回心細品之前的劇情,就會發現,這部劇原來從一開始就不是喜劇。它不是一般的警匪片,而是偵探、推理片。要符合所謂的偵探、推理片的條件就是,有死人。因此,這部劇幾乎每個單元故事都有人死,被殺的。

此劇由六個單元故事組成:〈秘密情人〉、〈神龍性教〉、〈君士坦丁堡之血淚〉、〈七個陳七〉以及〈影子〉。

看著這一組單元故事的名字,以及其主題曲,我一直以為這些劇情故事的背後寓意也許跟《聖經》有關。可是,粗略地搜查了一下,我就放棄了,一來不熟,二來覺得用佛教的“貪嗔痴”更能貼切解讀。

佛教的“貪嗔痴”三念是指:對於喜好過於執著是為──貪;對於厭惡過於執著是為──嗔;對於因愚昧無知而起煩惱並作出的反應的是為──痴。

“貪嗔痴”三毒,從一開始就一直毒害著每個單元故事中的殺人犯,例如〈秘密情人〉裡的死者被是被其“秘密情人”殺死的。殺人者因愛而貪,因被拒愛而嗔,最後因得不到而痴致犯下殺人罪;而在〈君士坦丁堡之血淚〉也一樣,每個人都以為凡是戴上那條被喻為“君士坦丁堡之血淚”項鍊的女人都會因項鍊詛咒而死,殊不知,害死這些女人的,是其自己的“貪”,因其貪而引發殺人者的“嗔”;至於〈七個陳七〉則是單元故事裡最為奇特的,殺人者是因為厭惡自己而犯下殺人罪,而被殺的人,其實都是該被殺的。

每個兇殺故事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並不是讓你看見人性的醜惡,而是讓你發現人性的脆弱一面──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犯罪意識──偷竊、惡意中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等等,因此劇裡的人是沒有完人的,都是有缺陷的,所分別者在於能否控制自己的惡念而已。

當然,喜歡這部劇並不是因為這些較為深沉的故事寓意,而是此劇從一開始就是以輕鬆搞笑的情節在進行著,裡頭有我們熟悉的辦公室角力戰,歡喜冤家的吵吵鬧鬧以及似是而非的三角戀。正是因為這些輕鬆元素,讓我忽略了整部劇情的悲情元素,乃至最後的悲局結尾才讓我怨念至深。然而,我卻不得不否認,這樣的結尾是很有張力的──莫作棟,因選擇了當警察的正義與職責,堅持追匪,最後體力不支,病發;李慧慧,因選擇了自己所愛的,即使那人有一籮筐的缺點,而最後幸福遠去。

看著李慧慧邊回憶自己與冤家莫作棟的點點滴滴邊滿懷憧憬地拍婚紗照,心裡就不禁心酸,然後看著李慧慧的幸福笑容,定格,劇終。

讓熒幕裡的人歡笑,讓熒幕外的人悲傷──編劇,你到底在開什麼玩笑!?

然而,心底深處卻瞭解,這的確不是玩笑,因為是,人生。

 

 

*寫於2009年,2010年7月26日發表於“鮮文學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十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