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系列分享文,是給予看過《宮》兩遍以上,並且對《宮》情節熟悉的朋友看的,因此,有很多場景就不詳加敘述了。)

 

場景倒帶:水蜜桃事件後,申彩京偷聽到李信對孝琳說兩年後要到巴黎留學,以為李信是為了追隨孝琳而去,心灰意冷之下便離開了偷聽地,卻因此錯過了李信的真心話:他要跟心愛的彩京一起到巴黎去。

為什麼彩京一直認為李信還愛著孝琳,即使當時彩京與李信的關係日漸親密,以及知道李信害怕她會逃走後,仍然如此堅信?

一句話:初戀的魔咒。

女人向來對男人的第一個女人不太在意,但卻對男人第一個戀上的女人耿耿於懷。這是因為女人認為,男人都會將初戀放在心上,不時回味感受心動和心痛的感覺。雖然,很多女人都希望做男人的最後一個女人,但其實,她們更想做男人心中唯一的女人,男人所有的心動和心痛都因她而起。

男人,未必都將初戀情人放在心上。當年紀越長、閱歷越豐,接觸的女人多了,他們就會發覺,所謂的“初戀”,也許只不過是將“好感”視為“喜歡”的錯覺而已。接下來,他們就會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女人。

至於,那些將“初戀”放在心上的男人,只不過是他逃避感情壓力時的“烏托邦”;“初戀”的美與純,或多或少都是經過了自我美化後,才長存於心裡的,“真實性”有待考察。

初戀的魔咒,說白了,是女人矛盾的心理──既要成為男人最後一個女人,卻又不斷與他第一個戀上的女人作虛擬角力。

女人這種矛盾心理,只有一種藥可解,那就是男人的坦承。越是明明白白告知現在的伴侶關於初戀的一切,越是能破除女人的心理魔咒,因為她有了真實的比較,可以自我作出感情乃至行為調整;反過來,男人越是緘口不言初戀,與他相伴的女人一生都會活在魔咒中,即使她明白這男人是愛她的。

因此,不妨看看彩京的“初戀魔咒”吧:

第一咒:李信與孝琳“共遊泰國”的新聞公諸於世。當彩京向李信詢問此事時,李信的對應是,“不必向你稟報”;當彩京再進一步追問時,他立即回覆,“你不需要知道”、“這不是你該操心的事”。雖然李信那時的真實心情是:“與孝琳已成為過去,所以你不必再操心”,但他沒坦承相告的結果是:彩京以為自己這個妻子在李信心目的份量實微如其微,連詢問他與“外遇”(初戀情人)“共遊泰國”真相的資格都沒有。

第二咒:發現李信暗室的抽屜秘密。那藏在抽屜裡的盒子,裝的是孝琳的照片、孝琳送的禮物與信件,滿滿的,讓彩京看來猶如李信的心般──被孝琳填得滿滿的,沒有任何空間留給自己。雖然後來一直追問李信有關他與孝琳的事,但李信先是選擇沉默,後來才透露一句“孝琳跟他很像”這似是答案卻又充滿疑問的解說。人通常對“與自己類似的人”容易懷有好感,而對“與自己不相似的人”則充滿“自己不確實感”。為了“安全”起見,也為了去除“威脅感”與“不確實感”,人通常都會希望與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

因此,彩京才會下結論說:“我跟你不相似,所以你討厭我。”

此時,她終於找到了一個“李信愛孝琳、不愛她”的理由:

孝琳跟李信相似──所以他愛她;

自己跟李信不像──所以他不愛她。

第三咒:李信與孝琳的接吻照片。

先回想一下李信與彩京合房後的第二天,一大早的“親吻爭執”。彩京生氣李信奪去她的初吻,而李信則反駁說,嘴唇相碰才1秒,怎麼算得上是接吻?

雖然兩人對接吻的認知不同,但對沒有戀愛、接吻經驗的彩京而言,李信的這句話非常入腦。所以當她看見李信與孝琳的接吻照片時,她的想法是──李信愛的果然是孝琳,因為兩個人接吻超過1秒。先不說李信與孝琳當時的“嘴唇相碰”是否超過1秒,但那親吻定格的照片對彩京而言,就是“嘴唇相碰”超過1秒的最佳憑證,因為照片是定格的,這“嘴唇相碰”的兩人是不會分開的,無論看多少遍都一樣。

因此,彩京更加“確定”,李信愛的是孝琳。

爾後,李信對彩京說,不必為那些照片而傷心時,她才會更加生氣與傷心──跟你親吻超過1秒的女子你都可不在乎,那我這跟你接吻少過1秒的女子算什麼?

第四咒:李信告知孝琳將在兩年後去留學。

從李信告之彩京他的“結婚計劃”以及承諾離婚的那一刻起,彩京就一直認為自己是李信的“盟友”、“拍檔”,所以她會追問李信的真實想法,包括他的熊寶寶、放棄皇太子之位的決定、他的夢想,甚至是對孝琳的感情。

由於李信不只一次提起要她忍耐兩、三年,然後就會放她自由,因此,在她的認知裡,她與他的“結盟期”只有兩、三年的時間。然而,當她與他的感情日益加深時,她已逐漸忘記這個期限,更因為知道李信原來害怕她會逃走而想延長期限。且看她在李律生日會上,讓李信乖乖張口吃了一個菜包飯後,自信滿滿地說:“男人會因為女人而改變”,就可得知此時的她,已將李信納入她的擁有範圍內,並深信自己已掌握了李信。可惜,後來的水蜜桃事件,打擊了她的信心,而偷聽到李信竟有留學的打算,卻因為知道這消息的第一人不是她,因此,她對已掌握李信的信心,當時即迅速瓦解、崩潰。

因為,李信的留學決定,正是一記提醒她兩個人只是“盟友”的響鐘,而期限只有兩年。

對她來說,李信先告之孝琳他的留學計劃,無疑是與孝琳計劃將來──一個沒有她參與的李信未來,也就是說,李信在兩年後的人生裡,並不需要她參與,而他需要的是孝琳。

原來,李信在兩年後的一生裡,“最需要”的女人是孝琳。因此,彩京才會認為,李信一直都是愛著孝琳的。

其實,彩京會一直這麼認為,除了因為初戀的魔咒外,還有三個致命傷:

第一,她看到李信對孝琳求婚被拒時的傷心眼神;
第二,婚前的李信對她說,不會將心愛的女子困在宮中;
第三,李信從未對她說“喜歡”或“愛”(這一節,百度宮吧的“一葉知秋”在她發表的貼子──《愛的語言──對心愛的女人不得不說的話》有非常詳細的分析,我非常認同她的觀點,建議大家務必一看)。

 

 

*寫於2006年,2010年7月25日發表於“鮮文學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十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