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信大家都看過賽跑吧!一群向著終點跑的賽跑者,最終都只有一個得勝者,即誰的腳先踩到終點線,誰就贏了。
還有,羽球賽。打羽球的,都知道,最高桿的擊殺技術,就是要騙對手,你的球將落在場線外,讓他們自動放棄回擊,然後,要他們親眼看到,你的球,最終落在場線上,即“on the line”,贏了他們一球。
然而,“on the line = 贏”的方程式,並不適用於一個在圈子裡玩的遊戲。圈內人,若不小心踩著圈子的線,被判界內界外,全憑圈內其他人對你的感情判決,沒有定律。
圈子,無論大小,都有猶如磁鐵:靠中心者,互相黏得牢,即使是踩著他人肩膀,仍是有人會牢牢捉住他的腳,一個接一個,貼實;那些離中心遠者,即已踩著線者,雖沒被即時判出局,但卻被普遍視為牆頭草──哪裡吸引力強就往哪邊靠牢;而靠著線邊緣站者,更壞,是個離心重,隨時會掉隊卻又不願踏出一步,瀟灑出走者,佔著茅坑不拉屎,讓人看著礙眼。
別以為那些無功無過的邊緣者可以長久留在圈內,別人拿他沒轍,殊不知,無論圈大圈小,皆有對付這些人的一套。圈子夠大,人夠多,就努力再擴大圈線,越大越好,把原本已邊緣的更加邊緣,涼著涼著,人家沒了癮頭就自動消失;而圈子小的呢,更容易,只有努力把圈子一縮,那些邊緣站著者豈不都到了圈外了嗎?
圈裡圈外,圈外圈裡,說穿了,不過是一圈子裡的判官遊戲,以主觀感官裁判,出界不出界,端看感覺與心情“爽不爽”。
因此,若不小心被判出界,那就別勉強自己再擠進去了,外面的天空,大得很呢!
*2010年10月25日發表於“鮮文學網”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