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1539624  

 

2008年飛往澳門時,只為了過境到廣州去,從未想過停留。然而,那一趟廣州行因個人的迷糊,在沒有申請多次入境中國的簽證下出境中國後,就回不去廣州,而被迫滯留在澳門。由於距離回國的時間尚長,待取回朋友特從廣州給我送來的行李後,我便開始了在澳門的無目的旅行,爾後,卻再也忘不了這個城市。

這裡,是個旅遊重地,澳門的賭場、澳門的手信、澳門的美食、臨近中國與香港的地點優勢,都是澳門吸引遊客的賣點。然而,許多遊客都是來去匆匆,紛紛當這裡為短暫的休息區,走馬看花地走遍那些個名字讓人聽得爛熟的景點──大三巴牌坊、玫瑰聖母堂、漁人碼頭、威尼斯人賭場等等,再順道到鉅記或咀香園還是其他老字號餅家買杏仁餅當手信。再然後,去吃個瑪嘉烈或安德魯匍撻、義順的雙皮奶、大利來的豬扒包,就完成了任務啦!

雖然以上景點、美食和手信都是第一次到澳門的人必朝聖與必食、必做的,但若有時間,或不厭惡走路的話,你將會在穿街過巷間,發現澳門的真正美麗。

2008年,我共去了兩次澳門。

第二次,是帶媽媽去。因為,這是個適合老人家去的城市,不是去賭場,而是真正的休閒。那時,領著媽媽從一個景點走到一個景點,在各條窄街小巷中“偷窺”澳門人的生活,在搭巴士的路上“偷聽”澳門人或更多的大陸人的閒話家常,然而,在走累了停歇時與當地人侃侃而談,從現實中多暸解澳門的民聲──賭場為這地區帶了超大利潤,可是當地的其他產業卻停滯不前,導致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因找工作困難而紛紛湧到賭場去謀職,也因此,在澳門的街道上,除了遊客以外,只見到老人與小孩(或學生)。

今年,再次到澳門去。雖說,主要目的是為了與交往多年的網友們聚會,但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是,我想念澳門了。那裡友善的老人、那裡可供步行的小街小道、那裡待發現的美食,都在在向我伸出粉臂、蓮花指,媚惑我。

幸好朋友們都不厭煩走路,而每個都是老饕,在吃喝走之間,也還真發現了我前兩次尚未發現的美味與美景。

讓我驚艷的美景,是福隆新街的“紅門群”──一整排排列整齊的舊樓,門窗紛紛髹上大紅,與斑駁的牆壁形成對強烈對比,再加上早晨的陽光斜照,更顯嫵媚。這是無意中與朋友走到的地方,事後再查資料,原來此處乃昔日的紅燈區,妓院煙館混雜,卻因20世紀初澳門政府禁娼而紛紛轉型為賣手信,可惜,我目之所及,這條街販賣手信的並未有許多家,偶有些館子,但疏疏落落,足見此街並未在轉型後旺盛起來。而根據許多旅遊書的介紹,這裡倒成了拍沙龍的最佳之地。我深有同感。

至於美食嘛,倒是因為某天到了午飯點,朋友們都懶得走遠,而在酒店附近找食店敷衍時發現的。位於十月初五街的石岐佬樂記美食,讓我們紛紛驚喜不已。味道出奇地能滿足我們這群來自東南亞、中國東西北和南部的人的口味。而食物的價格在讓我們付賬後都會大大樂──實在是超便宜的。就拿一頓三人份以上的晚餐來說吧,有魚(鹽穌大肚魚)、有肉(黑椒牛仔骨煲)、有菜(xo醬肉碎炒通菜),加兩個白飯,外附免費茶水,才花了澳門幣139元。這難怪該店的老闆娘在我們的面前自誇,“我們這裡的價格超便宜的,要多來吃唷!”

重遊澳門,既有新發現,當然也有些遺憾。我極欣賞的茶餐廳已變成銀行,我想吃的餃子店變成賣杏仁餅的,唯一不變的,還是這裡的濃情、杏仁香與豬腸粉小攤。

問路時,老公公老婆婆很熱情地給你指路,更怕你分不清鈔票的面值而從錢包拉出來教你辨認,而那時巴士車上不斷播放“提防扒手”的廣播。杏仁餅,除了兩大巨頭──鉅記與咀香園的店鋪飄香外,更濃郁的杏仁香味來自一些小店小攤的現做現賣,走到哪裡都能聞到,有時濃些,有時淡些。

對我而言,無論來過多少次,小小的澳門還是讓我有更多的期待──下回,一定要用我的雙腳走得更遠。

十言甫語:回國時,在機場又買了些“18禁”,猶記得三年前我在這裡發現了《波斯聖經》與《江戶四十八手》後那個興奮呀,卻在付錢時突然想起,這些書在我的國家被列為“禁書”,而嚇得直冒汗,一直在想,若過海關時被發現了怎麼辦?安全過關後,也就累積了經驗,這回不再嚇自己了,甚至可以大搖大擺地在官員面前走過呢,反正他們又看不惜書封的中文字,而在做行李掃瞄時更不可能照到書中內容吧?不過,我在選書時被某個做銷售的大嬸給鄙視了呢 >_< !

 

 

 

*2011年11月9日發表於“鮮文學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十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