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有位名醫,岡本裕,聞名於不輕易給病人開藥,他在各別瞭解了病人的病因後,建議他們或改變生活習慣,或多做些讓他們感覺快樂的事,以提升身體的自癒力以對抗各種病。他認為,藥物可以治人之餘,同時也是一種毒藥,可以在殺死有害病毒時,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許許多的副作用,無怪乎,英文對於“毒品”與“藥物”的稱呼都用同一個名詞“Drug”。

與叔叔討論這個“生病可以不吃藥”的問題時,叔叔是抱持著反對的態度。因為他認為有些病是非吃藥不可,例如心臟病、糖尿病等。叔叔的意見是對的,所以岡本裕醫生在他的著作《90%的病自己會好》中,一開篇就強調,病可以分為三種:

一、不看醫生也會好的病,例如傷風、感冒類。

二、不看醫生就會好的病,例如急性血栓病等。

三、看了醫生也不會好的病。

而他強調,現在有70%的病是屬於第一類,所以,盡可能養成一些好習來提升身體的自癒力,這比吃什麼藥都強!

針對“生病吃藥”的問題,叔叔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結論──人類把身體搞壞,可以促進經濟效益。

這是怎麼一個說法?

叔叔舉例說,人的身體其實是不需要糖的,但人類卻拼命嗜糖,待肝臟胰臟操勞過度,放棄工作了,人類就會得到糖尿病。但被證實患上糖尿病後,醫生會告訴你,不必害怕,我們會研發藥物醫治你。所以,促進了藥廠的生意。而當你吃了抑制血糖的藥後,又面對了血壓的問題,於是又有另一組來治療你。接著,又有另一組人來幫助你控制飲食、減肥等……一環扣一環的經濟體,全依靠人類把身體搞壞而有飯吃,所以越多人搞壞身體才能促進更多相應的經濟體的誕生和生意延續。

叔叔的言論乍聽之下似乎歪論,但深入思考,卻發現事實的確如此。就拿我母親不久前入院來說吧。她手術過後,仍得再回醫院複診。而第一和第二次複診時,醫生叫她有時間就來切掉膽吧,可以免除以後再發生膽石塞入膽管的問題。在我們再三堅持不割除下,在最後一次複診檢查媽媽體內是否還有螺旋菌時,醫生說媽媽的螺旋菌已被殺死,終於說我們的診療到此結束,你以後可以不必再來了。

倘若媽媽答應切除膽後,那她以後就得不斷回到醫院複診,可能還會接踵而來的後遺症而不得不讓更多的經濟體賺她的錢,呵。

這也是為何岡本裕醫生一針見血地指出,對醫生來說,“好病患”是那些定期回診的病患,因為可以為醫院帶來隱定的收入。

因此,若你不想當“好病患”的話,請乖乖照顧你的身體,不要讓之操勞過度。

p/s:農曆新年假期其實是個休生養息的日子,但許多人卻因此更加暴飲暴食,夜夜狂歡至假期結束,然後再拖著疲累的身心回到工作崗位操勞身體,那肯定可以成為促進經濟效益的偉大一員呀!

 

 

*2012年1月23日發表於“鮮文學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十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